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,中国新能源企业正以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抢占先机。山东蓝晶易碳新能源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蓝晶易碳”)作为一家深耕新能源领域的企业,凭借“发、储、用”全闭环直流技术和精准的市场战略,在非洲、东南亚、中东等电网薄弱地区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平价能源替代之路。
蓝晶易碳成立于2009年,早期以光伏组件和储能系统切入市场,经历了行业“拥硅为王”“拥锂为王”的时代。随着光伏产能过剩、价格暴跌,迅速调整战略,将重心转向“直流闭环”技术体系,提出“以储为源、以户为网”的储源互网模式,即通过光伏发电、锂电池储能和直流负载端的无缝衔接,省去传统交流电的逆变环节,降低近七成系统成本。
“新能源的本质是平价替代,直流闭环才是未来。”蓝晶易碳董事长赵志峰在采访中强调。公司瞄准亚非拉等电网不稳定地区,推出5度电至15度电的户用光储系统,叠加本地化服务网络,迅速打开市场。2024年,尽管行业利润普遍下滑,蓝晶易碳销售额仍逆势增长超20%,成为“卷时代”中少数保持扩张的企业。
蓝晶易碳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全球能源市场的变革趋势,从“拥硅为王”“拥锂为王”到“拥变为王”,再到现在的“拥荷为王”,蓝晶易碳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,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战略和产品方向。
在非洲家庭,一台15度电的储能系统可支持空调、冰柜等电器全天运行,即使阴天也能保障2-3天用电;在东南亚,工商业储能电站以“平价上网”优质替代柴油发电机,度电成本低于0.5元;在中东,直流化的厨房电器,三轮车电池充储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光伏充电桩成为新增长点... ...
蓝晶易碳围绕“水、冷、光、厨、行”五大场景,开发超120款产品,构建起覆盖家庭、工商业、公共设施的微电网生态。
"爆款不靠概念,而是直击痛点。“赵志峰提到,公司通过本地化研发团队,针对不同地区需求定制产品。例如,针对非洲用户对锂电池安全的担忧,设计全金属外壳户外储能设备;为东南亚高温环境开发耐高温磷酸铁锂电池;在中亚地广人稀地区推广离网式光伏微电网。目前,其产品已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,成为亚非拉市场太阳能应用领域的头部品牌。
面对2024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、价格战白热化的挑战,蓝晶易碳选择“向内深耕”。公司在日照、广州、乌鲁木齐等地布局23个5.0工业化工厂及办公室,实现从光伏板、锂电池Pack到直流家电的全产业链闭环,年产能达5GW,成本控制能力行业领先。同时,每年投入6%-10%的研发费用,主攻直流负载端技术,已获上百项专利,其直流升压模块、离网储能系统等核心部件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。
“新能源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”。蓝晶易碳将电力电子人才列为战略核心,加大在电力电子人才方面的引进力度,将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第一思维,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,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,并在日照打造人才基地。
“能源革命的终点不是取代传统电网,而是创造新生态。”蓝晶易碳的野心不止于做产品供应商,更希望成为全球平价能源生态的构建者。在行业集体焦虑“内卷”时,这家企业用十六年的坚守证明:真正的创新者,永远在定义下一个风口。
蓝晶易碳始终相信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,也致力于把清洁能源带入每个人、每个家庭、每个组织,构建更健康、可持续的世界。